叮叮叮:背景

个人,非公司团队;我穷,很穷;实验,试演;社群/裂变三白人员

一、裂变诱饵

第一次裂变是用免费的“音频+视频”资源作为诱饵(樊登读书会、得到、喜马拉雅、混沌大学等精品专栏);

第二次裂变是用“复仇者联盟4”赠电影票作为诱饵;

如下图

二、裂变目的

两次裂变都是为了公号引流,同时增加个人好友量;

也是练练手;

三、裂变流程

海报扫码,关注公号;

公号内回复关键词,弹出进群二维码;

进微信群,得知需要发圈;

发圈截图,加个人好友,领取资料/电影票;

其中一个的大概流程图

当然,因为是个人,而且订阅号还无法认证,在做MVP实验,故没有花大钱去买裂变工具,所以就没有办法实现一些游戏裂变、助力裂变等流程更顺畅、有趣的裂变方法。

四、裂变工具

海报:

用的创客贴,很快搞定海报,很模板,挑合适的;

海报结果很粗暴,不用点开就知道能获得啥(因为我做的这些内容大家都一定的熟知度);

群二维码:

没有用活码(因为穷);

关键字回复弹出群二维码;

我手动更换微信群二维码(计划群内快90人时更换,不过没有更换过,群内从来没有超过90人过);

活码工具比较贵,一年至少1800元;

群管理工具用的wetool:

免费版,因为够用了;

主要是自动欢迎新人、自动给添加个人好友打上标签、新好友自动回复;

其他:

计划:用抽奖助手:进行抽奖送电影票(其实是抽奖送红包,因为电影票还要选场次、位置等比较麻烦);

结果:没用到,直接给参与用户发红包了;

五、裂变结果

音频视频裂变:自下午2点到下午5点,1个任务完成——转发朋友圈,新增粉丝忘记了,也没几个;

赠电影票裂变:自下午6点半到10点,5个任务完成——转发朋友圈,新增粉丝十几个(有关注后,得到活动规则后,就取关了);

六、关键死因

诱饵无诱感:这类资源百度一搜一大把;

冷启动资源不足:500左右的个人好友+1000人左右的微信群;

人群不精准:互粉群、微商群、宝妈群、产品群、技术群等乌七八糟的乱群/大小群;

七、大环境略有改变

猴子见多识广了:现在人们见的裂变多了去了(虽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裂变);

猴子聪明了:又是关注,又是发圈,又是发群的,谁TM没有被裂变套路过?

猴子被耍了:那些人们给的东西(不管是虚拟的、还是实物)都没啥屌用;

猴子反感了:成天让老孙出卖“色相”贩卖个人社交信用,就换来这屌东西,Fuck!

八、当然

现在做裂变的社群,还有很多成功的,但是更多的是基于大粉丝量启动的(固有粉丝/花钱请KOL启动等一个意思),同时各个流程中的质量把控都比较好;

而,我单兵作战,穷+能力不足,在现在的环境中很难做到低成本的裂变成功;

同时,我的经验能力等还属于小白阶段,对人性、需求、刺激点还没有太深刻的理解;

九、反思

裂变始终是需要的:不裂变就不具有快速扩张的规模效应;

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今年的活动貌似都没有去年、前年做的火热?为毛?

人们在成长:我们的思路也要转变,有没有更好的姿势引领新一波的微创新裂变?

社群:我拿你当朋友,你却拿我当韭菜!

我上面说的,都是结果,过程中也反复构思、计划、推翻、重来,现在网上说的各种思路、招式、用户的需求/心里活动等都有模拟,我此次只是总结下,我的结果(希望是用最小的代价来说实验,也算是MVP实验吧);

你们做的怎么样?或者有啥要吐槽的?或者有啥好的办法木有?

流量:流量红利褪去?木有的,微信这个移动互联网生态还是很强大的。

套路:流量诈骗如今都快赶上电信诈骗了,流量诈骗套路多,套路深,行业内心照不宣的事情太多,泡沫真的不要太多。

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赚钱不为别的,就想我在吃菜的时候没人敢转桌。

欢迎交流:微信goldrice77

你也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