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就是一个在不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我们往往会因为无法解决问题而烦恼,但,问题不对,有再好的解答也白费!

在工作中,我们常能看到不少人在还没弄明白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立刻上手,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反正先动手做了再说”,进行到一大半才发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来的资料,最后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却少之又少,甚至自己对状况的理解也混乱起来,衍生出来的问题却不断增加……怎么办?无论是重新来过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浪费的精力和时间却是无法追回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这样一个故事:18 世纪末时,英国把澳大利亚作为犯人的流放地,需要经常向澳大利亚发配犯人。于是英国政府雇用私人船主运送犯人,采取按人数计费的方式。但是政府很快就发现犯人在运送途中的死亡率高的吓人,平均死亡率为 12%,高的能达到 37%。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常规的思路要么就是派政府人员监管,或者派医生,或者强行要求降低死亡人数,强行规定犯人的生活标准等等。经过了很多尝试之后,英国政府发现,这些措施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这是因为英国政府没有找到问题根源,依据表象给出的解决方案必然没有用。

真正的核心原因是,英国政府按人头向私人船主付费,因此私人船主不必向交付结果负责,在行船途中还会故意害死犯人以降低运营成本。在刻意为之的情况下,死亡率不高才怪。好在英国政府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改变了付费模式,依据登上澳大利亚的犯人人数进行付费。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这就是找对问题进行解答的重要性。找对问题再解答,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要做到这点并不简单。

在这本《麦肯锡教给我们的思考武器》里,作者安宅就和我们分享了这一思考武器:先别忙着努力,解答一个对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输出。

将一个问题拆分成两个维度:议题度和解答度,分别设为x轴和y轴。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如果靠着努力(劳力)和耐力(蛮力)解答一个议题度低的问题,就算再拼命解答也不能到达右上方“有价值”的区域,一切都只是白忙而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注:议题度指的是在思考和传递信息之前,我们需要思考在目前的情况下找出该问题的答案,这个必要性有多高。解答质指的是目前可提供明确答案的程度。)

1、查明议题:从讨论“什么有必要找出答案”开始,并以“为此必须先弄清楚什么”的思考流程开始着手分析要讨论什么议题。

在每天的工作或研究中,如果怀疑“这个工作,真的有意义吗?”,那就先停下来看看,然后从询问“这真的是议题吗?”开始着手。

选定议题的四个方式:删减变量、可视化、从最终情形倒推、反复问so what、思考极端的实例。

图片发自简书App

2、试拟假说:事先建立具体的假说(预设的问题)。假说能让原本单纯的提问,摇身一变成为有意义的“议题”。然后明确要收集的信息和进行该做的分析。将议题明确化、有效率地进行重要的验证并更新假说。最后把分析结果明确化,将议题诉诸语言或转化为文字,整合概念。

3、结合《麦肯锡教给我们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步骤,提高议题的解答度。

①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分类。

②将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

③找出解决课题的替代方案。

④运用适合的标准,评估每项替代方案。

⑤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

总结:

看完这篇文章基本没记住什么也没关系,只要你对这种“从议题开始”的思维方式感到熟悉,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就已经成功了。

面对问题慢一点动手,先查明、确定议题,组建故事线与连环图,并依此着手处理,找出问题的答案,将成果整理为论文或报告,最后把有效信息传达给别人。

如此,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样做能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交出有价值的成果。

你也可能喜欢